

智能配網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
主要特點
(1)提高配電網運行水平,自動實現故障定位;
(2)方便快捷查找故障點,避免了事故進一步擴大;
(3)極大的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,節省了大量人力、物力;
(4)縮短由于故障引起的停電的次數和時間,減少用電損失;
(5)提高了供電可靠性、自動化、信息化水平;
(6)在線實時檢測線路運行各種狀態,為線路正常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主要功能 系統應用著眼于配電線路的故障定位與故障隔離綜合解決方案,以功能實用為應用目標,實現對配電線路負荷的采集、故障檢測與定位、故障隔離與負荷轉供。系統功能主要分為兩大塊,一是配電線路故障定位,二是配電線路故障隔離。
(1)配電線路故障定位
配電線路故障定位功能應用于3~35kV的架空或電纜線路。當線路正常投運時,系統準實時的采集、監測線路負荷以及線纜溫度,讓配電網變得可視,擺脫盲調的處境,系統數據可存儲,能繪制曲線,輸出報表;當線路發生短路或者接地故障時,系統及時檢測出故障,判斷故障類別,定位故障位置,并輸出清晰的告警信息,幫助快速排除故障,提高供電可靠性。
(2)配電線路故障隔離
配電線路重要分支或用戶節點,采用由配電終端和斷路器(或負荷開關)組成的智能開關,通過與配電自動化主站通信,實現對配電線路智能開關的運行狀態進行監視與控制、故障線路隔離、非故障線路恢復供電、遠程遙控及及負荷監測等功能。
技術參數
系統工作原理
組網型故障定位與隔離系統由智能開關、故障指示器和主站三部分組成。
智能開關由配電自動化終端與高壓開關組成,配電終端對線路及高壓開關的運行狀態進行監視與控制,實現對配電線路的故障隔離以及非故障區段的恢復供電等功能。
故障指示器安裝在配電線路上,隨線路分支分散分布,具備短路和接地故障監測、本地指示以及微功率無線中繼組網通信的功能,可將故障信息實時上報至配電終端;線路上的故障指示器和配電終端采用組網通信,互為中繼,擴大了通信距離,從而不需要使用傳統方案中數量眾多的通信子站,如圖1所示
圖1 組網型故障定位與隔離系統工作原理
故障隔離與自愈方案
故障隔離與自愈方案擬采用“智能分布+集中式”方式,即故障檢測、定位和隔離由配電終端就地實現,非故障區間的供電由配電主站系統集中恢復。當線路發生故障時,在故障點電源側的配電終端檢測到故障信號,負荷側的配電終端檢測不到故障信號。故障點兩側配電終端進行故障區段就地判斷,完成故障區域隔離。故障隔離完畢,配電主站根據終端上報的故障信息來恢復非故障區段的供電。
饋線自動化終端通訊可以采用光纖通訊與GPRS通訊兩種方案,
光纖通訊其優點是:傳輸距離遠、衰減小,抗干擾性能最好,通訊實時性也高,適合遠距離傳輸。其缺點是:對于幾公里內監控信號傳輸不夠經濟;光熔接及維護需專業技術人員及設備操作處理,維護技術要求高,不易升級擴容。
GPRS通訊其優點是改造費用低,后期維護工作量也小。缺點是:GPRS通訊受制于網絡的狀態,通訊實時性也較低,且保密性不高。鑒于此四條線路線路并不長,且在無線網絡也比較良好,因此使用GPRS通訊方案。
圖2 故障位置檢測
故障隔離與恢復處理流程:
線路K1處發生永久短路故障
2)變電站保護出口跳閘,變電站保護出口重合閘于永久短路故障,重合閘失敗,開關閉鎖。
3)故障定位系統定位故障為25號-30號桿之間,如圖3所示。
4)主站通過信息融合判斷,將FTU2進行分閘。同時將FTU4處的聯絡開關進行合閘。
62號桿后恢復供電。
6)故障已經隔離,非故障區域恢復供電,如圖4所示。
圖3 故障隔離與恢復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