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路運輸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,具有如下特點:
一是水路運輸運載能力大、成本低、能耗少、投資省,是一些國家國內和國際運輸的重要方式之一。例如一條密西西比河相當于10條鐵路,一條萊茵河抵得上20條鐵路。此外,修筑1千米鐵路或公路約占地3公頃多,而水路運輸利用海洋或天然河道,占地很少。在我國的貨運總量中,水運所占的比重僅次于鐵路和公路。
二是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與影響大。即受海洋與河流的地理分布及其地質、地貌、水文與氣象等條件和因素的明顯制約與影響;水運航線無法在廣大陸地上任意延伸,所以,水運要與鐵路、公路和管道運輸配合,并實行聯運。
三開發利用涉及面較廣。如天然河流涉及通航、灌溉、防洪排澇、水力發電、水產養殖以及生產與生活用水的來源等;海岸帶與海灣涉及建港、農業圍墾、海產養殖、臨海工業和海洋捕撈等。
根據航行水運性質,水運分海運和河運兩種。它們是以海洋和河流作交通線的,
海運
即海洋運輸,是使用船舶等水運工具經海上航道運送貨物和旅客的一種運輸方式。它具有運量大、成本低等優點,但運輸速度慢,且受自然條件影響。
河運
即內河運輸,用船舶和其他水運工具,在國內的江、河、湖泊、水庫等天然或人工水道運送貨物和旅客的一種運輸方式。它具有成本低、耗能少、投資省、少占或不占農田等優點,但其受自然條件限制較大,速度較慢,連續性差。需要通航噸位較高的船舶,窄的河道要加寬,淺的要挖深,有時還得開挖溝通河流與河流之間的運河,才能為大型內河船舶提供四通八達的航道網。
水路運輸有以下四種形式:
(1)沿海運輸。是使用船舶通過大陸附近沿海航道運送客貨的一種方式,一般使用中、小型船舶。
(2)近海運輸。是使用船舶通過大陸鄰近國家海上航道運送客貨的一種運輸形式,視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,也可使用小型船舶。
(3)遠洋運輸。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長途運輸形式,主要依靠運量大的大型船舶。
(4)內河運輸。是使用船舶在陸地內的江、河、湖、川等水道進行運輸的一種方式,主要使用中、小型船舶。